学术交流
     
    抢抓机遇 创新引领 全力开拓学校科技与学科建设工作新局面
    2016-12-15 00:00   审核人: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学校隆重召开第三届科技与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湖南文理学院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为指针,紧扣转型发展、产教融合、“双一流”建设的迫切需要,大力促进我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创新创业与社会服务全面、快速发展,在同类院校中抢占领先位置,为我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天,我就学校近三年来科技与学科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十三五”后四年科技与学科工作的实施措施,向大会报告,请大家审议。

    一、近三年科技与学科建设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科技实力逐步提高,科研体量稳定增长

    一是科研项目数量稳中有升,项目质量实现新的突破。三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33项,省(部)级、厅(局)级项目320项,在项目总量上保持了整体平稳,项目质量上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实现了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的突破。2014年文史学院陈致远教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重大委托项目,这是我省地方高校首次获得该类项目,也是我省第二次获得该类项目;二是国家级项目学院覆盖面有新的突破。目前全校已有16个教学院(部)先后获得国家级项目,项目覆盖率达到80%以上。今年又有三个学院实现了国家项目零的突破;三是省级重点重大项目有重大突破。近三年来我校获省级重大重点项目18项,仅2016年获得16项。同时2016年的省自科项目获得23项,创历年来我校该类项目年度立项数之最。

    另外,我们鼓励科研人员申报国家各部委、司局的项目,积极拓展新的项目增长点。比如杨品红教授申报的科技部项目、梅晓勇教授、范轶彦副教授申报的国家外专局项目、周春晖博士申报的国家语委项目均获得立项资助,目前还有教师正积极申报司法部、中央民委等部门的项目。

    二是科研经费增长加快,为学校重大工作提供支持。2014年以来,学校各类科研项目立项经费达到2254.5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773万元,横向项目481.5万元。2016年到目前为止,我校纵向科研项目立项经费532万元,横向科研项目经费进账400万元,到年底预期纵向科研项目立项经费增加300万元,横向科研项目经费进账增加1900万元,全年总经费将达到3000万元,实现项目经费较快增长,为我校争创“一流”学科和“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科技成果逐年增多,成果影响不断扩大。2014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7项,其中20141项,20154项,2016年自科已获2项,社科预计在2项以上。发表论文1800余篇(其中SCIEIISTPCSSCI源刊收录论文500余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收录11篇);出版教材、著作89部;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特别是2016年(9月)我校发明专利申报数排名全省1,申报率同比增长700%。预计2017年我校授权专利将达到100项以上。对于科技奖励,除了重视政府奖,还支持鼓励科研人员申报一些有分量、有影响的行业奖和协会奖,如杨品红教授获得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周星林教授的电影剧本获百花奖提名奖等。

    (二)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布局结构逐步优化

    我校通过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近三年来,我校共引进和培养博士77名、17名教师晋升正高职称。现有教授10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184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12人,其中一层次人选2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7人;入选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遴选了1名校级学科带头人培育对象和6名校级优秀学术骨干培育对象,高水平科研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我校建有“文艺学”等6个省重点建设学科,“光学”等10个校级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学”等1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省重点建设学科在“十二五”省重点学科验收中,5个获得“优秀”,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逐步形成了以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为核心的“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多层次学科体系,为“一流”学科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三)学科方向逐步明晰,学科特色日渐突出

    通过不断凝练,学科建设思路逐步清晰,学科方向特色较为明显,特别是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发展方向更加突出和鲜明。“文艺学”对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城市文化和环洞庭湖区域发展研究;“产业经济学”将区域特色与产业研究有机结合,明确了“一山(武陵山区)一湖(洞庭湖区)一粮仓(现代农业发展)”的学科研究发展重点;“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围绕先进装备产业发展,形成了稳健优化、绿色制造、设计与制造相结合并应用于产品研发的学科特色;“动物学”围绕湘西北特别是环洞庭湖区域的动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重点对水生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科学研究;“应用化学”主动服务地方新兴产业发展,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了基础理论研究向新能源新材料制造技术渗透延伸;“作物遗传育种”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实现了向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应用性方向的拓展。

    (四)科研与学科管理进一步规范,科学研究有序推进

    一是制度规范化。2015年以来,根据国家政策变化和学校科技发展实际,先后制定与完善各类科研与学科管理规章制度近20个,包括《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学术委员会章程》、《科技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这对进一步规范科研行为,提高科研积极性,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起到了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是管理精细化。近年来,在各学院(部)的积极配合下,我们无差错完成了年度各项科技管理任务。2016年,我们完成了对2000年至2015年间所有重要科技文件资料的编目整理和复印归档;首次编制了湖南文理学院“十二五”科技工作成果统计分析报告,对“十二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成果进行了全面精细的大数据分析。这对准确把握我校科技工作客观现状,分析内在特点,掌握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三是责任明确化。根据学校校院两级管理改革部署,加大二级学院的管理自主权,将科研和学科管理责任下放到学院,同时也加强了经费保障和政策激励。这样既增加了二级学院的科研与学科管理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又调动了科研人员与二级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一年实行,试点单位学科引领意识、科技管理能力、科学研究成效均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科技平台不断增多,科研支撑不断巩固

    2014年以来,学校在原有平台基础上(36个)新增各级各类科技平台83个。其中,新增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2个,省级社科基地1个,省级优秀科普基地2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校级研究所71个。科技创新平台规模的壮大和层次的提升,为学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科技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一是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先后与常德市政府、桃源县政府、澧县县政府、常德市教育局、常德市科技局、华南光电集团、大汉汽车集团、大湖股份、太子化工等5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产学研用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我校科研人员与北京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致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演艺集团、湖南省常德市工程勘察院、等企业签订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合同80余项,研发服务经费达到2000余万元,与企业联合申请专利4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8项,开发新技术产品40余个,创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2014年我校获得由中国产学合作促进会颁发的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6杨品红教授团队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

    二是实施“三区人才”与驻村扶贫,服务“三农”增产增收。学校在继续选派“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增派“三区人才”赴天泓渔业、安乡、石门、津市等多地企业和村镇,开展水产养殖、作物种植科技咨询与生产指导。学校选派专职干部驻村扶贫,送农业技术专家上门指导农民脱贫致富。学校先后两次被评为“湖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王云、韩庆等教师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七)学术与科技交流频繁,学术氛围更加浓厚

    一是主办各种规模国际学术会议10余场。20155月举办了第三届常德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10月举办了环境保护与海绵城市建设国际合作交流会。各学院还先后邀请了来自德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意大利、瑞典等多个国家的专家来校参加学术会议。

    二是主办国内学术会议30余场,学术报告100余场。化工学院、生科学院、物电学院、资旅学院、数计学院、经管学院等单位先后邀请相关学术领域的国内知名学者来校参加学术会议,为学院科技工作把脉;邀请朱作言院士、樊代明院士、张兴平院士等数十位专家为我校师生举行了100场学术讲座。

    三是召开科技工作专题指导会30余场。召开科技部与国家自科基金委指导工作会各1次,科技厅科技指导工作会2次,省社科联、省委宣传部社科工作会5次,科技局科技工作对接会10多次。2016年学校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和讲座15场,使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得到迅速提升,促成了我校专利申请量大幅度增加。在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一本院校参加的2016年全省知识产权竞赛中我校斩获省二等奖。

    (八)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社会认可度大幅提升

    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2015年学校被湖南省教育厅授予“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称号。同年,学校荣获“2015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即:全国高校就业50)称号。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深度转型,被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接纳为骨干成员,20164月,经过激烈竞争,成功入选全国100所“产教融合工程应用本科转型试点”高校。

    三年来,我们在学科建设、国家级项目、科研经费、成果获奖、科技服务、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既提升了我校科研水平,又增强了学校核心竞争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各教学院(部)和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得益于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和开拓进取。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科技与学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位领导、老师们,尽管当前我校科技与学科工作保持了持续发展,不断上升的势头,但相对于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新目标和新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科技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一是科研意识较为淡薄,科技积极性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自主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前沿意识不强,个别二级管理部门和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处于泛散无序、消极懈怠甚至停滞退化的状态,导致科研体量整体偏小。

    二是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学科主攻方向凝练不够。主要表现在标志性、原创性、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偏少,冲击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和奖项的能力较弱。学科研究方向集中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是科研团队与领军人物匮乏,团队运行机制尚需健全。主要表现在科研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科研力量不集中,单打独斗现象较为普遍,高水平领军人才严重不足,部分学科甚至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严重制约着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向高水平方向发展。

    四是科研经费总量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主要表现在纵向面上项目占比较低,大额度横向项目体外循环现象较多,集体贡献意识淡薄;科学研究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的主动性不够,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效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实力的增强,制约了学科又好有快发展。当前,学校正处于硕点突破、转型发展、产教融合、“双一流”建设与综合改革的关键时刻,面临五重压力叠加的重大挑战。以上这些都和科研学科工作密切相关,其考评核心指标主要来源于人才队伍与科研成果。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在今后的科技与学科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三、今后四年科技与学科建设工作的发展目标

    今后四年,学校将瞄准国家、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迫切需求,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融合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机遇,围绕重大领域的重大重点项目的组织和实施、重要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增强学校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争取尽快获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具体目标为:

    科研项目:除保持国家自科、社科、艺术基金、科技部一般项目提升外,力争科技部、发改委千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争取国务院各部委项目;争取湖南省自科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的突破。

    科研经费:增加科研经费进账总量,力争年科研进账经费保持1500万元以上,年均科研经费增幅达20%以上,力争“十三五”期间科研经费总量较“十二五”翻一番,保证30万以上横向项目8个以上。

    科研成果:学校科研论文保持稳步增长,论文质量快速提高,力争发表学术论文3000篇,其中SCIEICSSCI等检索收录1000篇以上,力争出版科研著作100部以上,授权发明专利200件以上。力争国家级奖励零的突破、省部级奖励15项以上,大力拓展行业奖励。

    学科建设: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以“国内一流应用学院”为目标进行建设、培育6个左右应用特色学科,力争3个应用特色学科进入全国应用学院“一流”学科范畴,申报6-8个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努力建成3个以上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力争打造2个以上教育部研究基地、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再建3个以上省级平台,把我校众创中心打造成国家级众创中心。

    成果转化:力争每年有2项以上科技成果实现市场转化,培育30个以上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

    四、今后四年科技与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要举措

    (一)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根本,实施“136”人才工程

    围绕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需要,大力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与学科带头人,实施“136”人才工程。一是实施“武陵学者计划”,引进和培养10名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型高端人才;二是实施“学科领军后备人才支持计划”,面向校内外遴选30名受聘在教授或副教授岗位且科研水平较高的学术骨干;三是实施“英才工程计划”,面向校内外遴选优秀年轻博士,引进和培养60名富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和科研中坚力量。力争每个特色学科有2-3名省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或省级以上人才工程人选。

    (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施“一流”特色学科建设计划

    以“统筹规划、突出特色、整体提升”为发展原则,立足于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实施“应用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引导和支持学科围绕特色,聚焦学术前沿,优化学科结构,强化优势,彰显特色。从学校的学科现状和洞庭湖区特别是常德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突出发展工学类、理学类、经济类、文学类学科,以“应用特色学科”建设为导向,培育6个左右应用特色学科,进而带动全校各学科的全面建设与整体提升。

    (三)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实施原始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一是修订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加大原始创新激励力度。加大对高水平、标志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的奖励,如国家级重大项目奖励60万元、重点项目奖励50万元,国家级一般项目奖励从2550万元不等;SCI一区论文奖励3万元,CSSCI论文奖励8千元,国家发明专利奖励3万元,省级自科成果奖最高奖20万元,社科成果奖最高奖15万元。调整科研激励方式,将科研项目配套奖励改为直接奖励,减少报账麻烦,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

    二是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创新管理效率。落实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强化学院的科研管理责任。在校院两级管理考核评估体系中强调科研目标,明确科研责任人,落实责任追究,保障科研经费,充分发挥二级单位的科研管理积极性和兜底功能。完善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科研管理与服务质量。实施目标管理,注重科研团队、研究基地、学科平台、科研单位的科研投入与产出的跟踪考评。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问责制”与“问效制”。

    三是完善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实施绩效考核“四结合”。学校将在相关部门的考核中,将科研绩效与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相结合,突出科研绩效指标的考核权重,形成科研合力。

    四是健全学科管理机制,提高学科管理水平。以实施“双一流”建设方案为导向,坚持学科建设引领,构建统筹发展机制,创新开放合作机制。完善学校、学院、学科三位一体的学科管理模式和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实施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建立基于建设绩效的动态管理模式和退出机制,为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提供制度保障。

    (四)以平台建设为支撑,启动创新驱动高地建设计划

    一是健全和完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制定实施协同创新中心成果奖励办法、改善协同创新中心条件建设,明确建设任务目标任务,加强研究工作年度检查与考核,促进多学科、多部门、跨行业的创新组织与研发合作,强力推进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二是启动省级重点实验室与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申报工作。督促相关学院做好省级重点实验室与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申报前期准备,加强与相关合作企业的沟通洽谈,邀请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和主管部门领导来校指导申报工作,加快基本条件建设力度,制定申报推进时间表,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具体落实。

    三是启动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申报工作。要求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研究基地尽快做好人员场地、方案设计和专家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场地、设备等条件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支持和校友的资金捐赠,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具体落实。

    四是启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基金,重点支持人文社科特色团队建设和特色领域研究,加强研究成果的激励性评估,加强特色研究成果推介。通过繁荣计划的实施,形成高水平学术论著、高层次科研课题、高级别科研奖励、高额度科研资助、高效率成果转化,整体提升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

    (五)以高水平成果为核心,实施高端成果攀登计划

    一是加大定向推进力度,通过采取合作申报,独立主持等多种形式,力争2个以上千万元以上重点重大科技项目获批。通过优选对象,集中扶持,力争1-2个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优秀青年学者获得省自科杰青项目。

     二是设立“白马湖”优秀著作出版基金,通过和国内权威出版社合作,集中资助出版博士著作丛书100本;通过知识产权发展基金的申报扶持与成果奖励引导,争取获国家发明专利200个;通过集中培育,重点扶持15项以上基础较好的科研成果奖,争取国家级奖零的突破。

    (六)以创新创业为引领,实施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一是以学院众创中心为依托,支持师生开展创新创业。利用学校众创中心的现有条件和基础,优选10个左右具有一定创新创意水平与科技含量的创新项目进行定向培育;扶持10个左右有一定前期基础、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的创业项目与市场对接或者进入专业孵化器。

    二是加强规范与引导,大力促进横向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借助国家有关科研政策改革机遇,继续实施横向项目支持政策,合理放宽横向项目经费支出和管理,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横向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并加强合同管理,严肃法律约束。进一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制定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创建科技实体的政策措施,对教师的产学研用合作成果、企业实践经历等作为年度绩效、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的重要依据,确保科研成果向社会应用的转化。

    (七)以学术交流为纽带,实施科技资源引智计划

    一是有规划的开展学术交流,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学术人才。以学校硕点申报、转型发展和“双一流”建设需要为出发点,有计划、分批次,选送优秀科研人才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进行访学深造,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交流,提升我校科研人员的国际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二是有目标的开展国际合作,争取有国际水平的科研项目。以现有国家外专局项目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为基础,搭建国际合作桥梁,争取更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三是加强与各级主管部门的交流,争取更多政策支持。继续选派优秀教师或干部借调到国家自科基金委、国家社会规划办、科技部、教育部以及省相关等科研管理机构学习和锻炼,积极拓展科技资源。

    老师们、同志们,科技与学科工作是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体现学校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是一项事关我校发展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抢抓机遇、长远规划,协同创新,扎实推进,用洪荒之力开创学校科技与学科工作的新局面,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地方性、开放式、国际化”一流地方本科高校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